孙惠强,男,博士就读于国内知名口腔院校-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长期在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从事医教研工作。200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访问学者,2010年赴日本大学齿学部任访问学者临床观摩学习。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应力作用导致颌骨改建、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基因芯片对信号因子的数据处理分析、口腔材料的应用等研究工作。以主研身份参与两项国自然基金,主持5项省级课题。目前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国家级专利12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7项。2013年获山东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孙惠强教授事迹介绍
一、潜心为师,以德为范
孙惠强在医教研各项工作中始终保持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态度,他保持严谨治学的科研作风,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为学生们树立了学习、工作中的榜样。
口腔专业是需要动手的专业,培养的不仅是合格的毕业生,更是优秀的临床医生。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他亲自设计了多种手指操,督促学生勤加练习。他常常耐心指导学生学习各项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细到藻酸盐的调制手法,大到咬合重建的系统操作,无不尽心细致教导,包容学生的错误并积极鼓励。除了教授各项修复技术诊治流程,操作要点,还给学生强调临床操作正确姿势,培养大医风范,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提高学生将来工作的竞争力。为了切实提高学生临床学习效果,他要求学生建立临床实习笔记,每日记录当天操作心得;另建立临床技术登记本,分别记录各项操作完成次数,在临近出科汇总时,予以查漏补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孙惠强不仅把临床实践过程中多年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于学生,使学生们的临床操作技能日趋精湛,而且教诲学生如何成为一名有医德医风的好医生。
在教书育人方面,孙惠强2008年赴美学习双语教学,系统选修了教育学入门,回国后在全院作了双语教学法讲座,发表相关教研文章3篇。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法,获得校级教研课题一项。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综合能力培养课程2012年入选山大核心通识课。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生讲授专题讲座,将多年经验倾囊相授,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在教学中用心钻研,就全口义齿印模技术于核心期刊发表专家论坛文章。就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发表文章讨论分析,对促进新版教材编写的修改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科学研究方面,孙惠强坚持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在科研选题、课题设计、论文撰写等各方面都悉心指导,不厌其烦。他在2018年底脚踝手术休假3个月期间还始终关注学术动态,敏锐抓住外泌体与自噬科研热点,送学生去参加相关培训,刚能下病床,就拄着拐杖在自己家中召开组会,为听取学生的会议报告而自费购买投影设备,在学生找不到研究思路灰心丧气时,引导学生抓住外泌体自噬研究方法与现有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方向,使学生豁然开朗,帮助学生后续在该领域完成多篇高质量SCI文章。在交流讨论过程,他敏锐的学术洞察能力,独到的科研见解,总能碰撞出新颖的科研火花,不断拓宽学生的科研思维。
二、师者,导也,诲人不倦
作为学生科研之路的引路者,孙惠强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对知识的探索精神以及对实验细节的把控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始终坚持每周召开组会,组织学生们分享文献,带领大家共同研讨课题,培养学生们定期阅读文献,阶段性汇总实验的良好习惯。在研究生开题、答辩时,他都会提前组织学生多次演练,指出其中的不足,督促学生进步。他潜心研究带研模式,要求组会汇报时大家一起讨论,不能只关注自己课题,以取兼收并蓄,全面发展之效。鼓励资助学生轮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并要求回来后于组会每周汇报大会见闻。多年来他指导学生18人,在研期间每人至少参加一次全国会,共发表文章近40篇,每人至少一篇。恪守科研诚信,严格审核把关学生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他总是鼓励学生:科研的路不是康庄大道,而是充满荆棘的羊肠小道,只有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人才能顺利抵达彼岸。
在学习工作之余,孙惠强把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及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他豁达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深刻影响了学生们的治学之路。
三、桃李天下,春晖四方
孙惠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培育,鼓励学生成为一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青年。作为成长之路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做一名有良心的好医生,待病人如亲人。教导学生相由心生,只有日积月累天天心里想着病人福祉,才能慢慢越来越得到病人信任、爱戴。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劝诫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最有价值的投入,就是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在研期间越辛苦,工作之后越蒙福的信念。在他的带领下,师门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学生们学业优异,全面发展,综合表现突出,在研期间发表多篇论文,多次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及山东省专业年会上获得奖项,并获得山东大学多项研究生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在孙惠强的谆谆教诲下,学生们毕业后,无论是在医院工作,还是读博继续深造,都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