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唐冶街道的社区楼宇,到威海崮山镇的田间地头,再到内蒙古草原的深处——这个夏天,山大口腔“三辰启梦”支教研学实践队,从7月7日到8月1日,三批队员接力出发,以课业辅导传递温暖,借研学实践拓展视野,将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青年人的赤诚热情融入支教实践,以青年担当接续教育薪火。
第一批队员社区支教:方寸之间,育见多元可能
7 月 14 日至 25 日,支教调研队在济南市锦绣天地东社区,以“智趣相伴,沐光成长”为主题,开展为期12天的支教实践活动。队员围绕心理、兴趣、学业三个主题,结合队员的专业知识,设计了一系列教学课程,涵盖普通话教学、口腔健康科普、趣味英语、敦煌文化等等。支教期间,团队聚焦学生差异,力求为社区小学生带去丰富知识和温暖陪伴。通过问答、游戏、表演等形式,让课堂生动有趣,受到小朋友的一致好评。扎根实践,传递关爱。此次社区支教活动,让团队更深刻的认识到: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陪伴构筑通往未来的成长之桥。面向明天,团队将赓续前行,紧握新时代的接力棒,为教育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也在躬行践履中,不断守望成长的初心。

第二批队员乡镇教学:非遗流光,照见童心本真
7月21日,队员走进威海崮山镇,以“巧手启智,乐享创造”为主题,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带领孩子们体验翻花、蜡染、糖画等非遗技艺,在指尖的灵动与色彩的晕染间,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张张彩纸翻折成栩栩如生的花朵,蜡刀勾勒出古朴典雅的纹样,糖浆流淌成甜蜜的艺术——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领略了匠人智慧,更在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队员们大手拉小手,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开展崮山镇党史和镇史研学,通过县志、红色史料和实地走访,带领孩子们探寻家乡的红色记忆。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一段段峥嵘的奋斗岁月,让红色基因在童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孩子们赓续精神血脉,砥砺前行。此外,队员们还设计了趣味手工、舞蹈课堂等日常活动,鼓励孩子们动手探索、自由表达......

第三批队员边疆研学:行知北疆,播撒理想火种
7月10日至18日,实践队成员联合兄弟高校多名大学生,以“研学致远,学思践悟”为主题,带领来自四川各地的18名高中生以及来自泰国曼谷的2名高中生前往内蒙古完成了一段横跨近2000公里的研学之旅。从乌海出发,穿越乌兰布和沙漠的浩瀚与内蒙古高原的辽阔,深入大兴安岭的苍翠林海,最终抵达中俄边境的室韦小镇。这一路,队员们带领研学团用脚步丈量北疆壮美山河。在乌海一中,同学们走进民族特色课堂,体验蒙古族文化的豪迈奔放,执笔挥毫感受“中国书法城”的千年墨韵;在重庆交通大学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基地,见证科研工作者二十年如一日将黄沙化作良田的奇迹,震撼于科技的力量,更在心中埋下“知识改变世界”的理想火种。

从课桌旁的提问答疑,到黑板前的知识点拨,再到星空下的观察研学,“三辰启梦”的故事里,山大口腔学子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谱写着教育强国的青春篇章!